2025年3月6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陈康教授在山东省立医院科教园开展题为“肾上腺疾病诊治和亚专科建设”的学术讲座。来自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超声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的医护人员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伊始,陈教授结合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指出,随着影像学普及,肾上腺偶发肿物(incidentaloma)的检出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腹部CT检查中偶然发现肾上腺占比约3%–5%,老年人群中可达10%。其中,功能性肿物(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自主分泌及嗜铬细胞瘤)虽仅占少数,却对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有重要影响。鉴于症状隐匿,诊断延迟常见,需强化筛查意识和多学科协作。

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库欣综合征(CS)两大高发功能性疾病,陈教授详细阐述了最新临床路径:血液与尿液激素检测:包括肾素-醛固酮比值、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等;影像学分型:超声、CT/MRI与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相结合,以判断肾上腺皮质与髓质病变分布;微创介入与手术管理:主动脉根部采血和肾上腺静脉取样,联合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陈教授强调,多学科团队(内分泌、泌尿外科、放射科与病理科)协作,是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的关键。
在亚专科建设方面,陈教授提出了“学科运营—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三大要素:专病平台:成立肾上腺疾病诊治多学科平台(MDT),规范诊疗路径并实时讨论疑难病例;科研示范:围绕肾上腺激素信号通路、分子标志物和基因易感性开展基础与转化研究,申请专项基金并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合作;梯队建设:设立亚专科定向培养计划,通过高年资专家传帮带、定期专题培训和国内外进修,打造从主治医师到教授级的完整人才链。
讲座结束后,现场医师就“PA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筛查标准”“自主皮质醇分泌与肥胖关系”“机器人手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等问题与陈教授展开热烈讨论。陈教授鼓励年轻医生立足临床、勇于创新,并提出未来将探索数字化诊疗平台、AI辅助影像识别及远程MDT系统,以进一步提升肾上腺疾病诊治水平。

内分泌科管庆波教授表示:“陈康教授的精彩分享和精准指导,为我院肾上腺疾病亚专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学科实际,持续优化MDT流程,加快学科发展步伐,努力将肾上腺亚专科建成区域乃至全国领先的治疗与科研中心。”
陈康教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兼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尿酸学组委员、电解质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长期以来,陈教授聚焦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与肿瘤的临床诊治与机制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Endocrine Review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